Search


硬塊不是用推散的!
硬塊不是用推散的!
硬塊不是用推散的!
  • Share this:


硬塊不是用推散的!
硬塊不是用推散的!
硬塊不是用推散的!
在門診每每看到充滿瘀青的乳房,都心疼不已。哺乳期的乳房,對於外力是很敏感的,需要溫柔呵護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乳房硬塊】 陳攸旻醫師

下午來了一位職場哺乳媽媽,主訴是單側定點硬塊壓痛無法消除,同時因媽媽手(狹窄性肌腱滑膜炎)而來求診。

做了乳房評估後,兩邊乳腺是暢通的,由於接近集乳時間,有硬塊的該側乳房充盈,各象限的乳腺脹滿奶水和小結節;指導媽媽處理硬塊的手法之後,看著她徒手擠乳,沿著乳腺各條通路的小結節也逐一消散,而主訴的定點硬塊仍在,邊界圓滑可移動,並未隨著奶水移出而改變形狀,觸診深度極似纖維腺瘤或囊腫,於是建議媽媽到乳房外科確診並追蹤。

媽媽表示硬塊是近期才發現的,以為是乳腺阻塞,用力揉按反而更痛,不像別的硬塊較好推散。

有兩點也特別對媽媽說明:
一、
硬塊不全是乳凝狀固體,而是奶水滯留在乳腺細胞和乳腺管,導致組織膨脹,少數是堆積在乳腺開口的乳凝物,所以疏通乳腺,使奶水前端有出路,沿線後方的奶水才能順利移出乳房,減輕組織腫脹的乳房壓力,硬塊不是用推散的,硬塊不是用推散的,硬塊不是用推散的,錯誤的暴力推法可能輕則瘀青,重則讓乳腺管破裂受傷。
二、
哺乳期也可能出現乳房疾病,諸如良性或惡性腫瘤,如果發現可疑徵狀,透過常規的處置仍無法改善,必須進一步就醫檢查,才不至於延誤病情。

生病的乳房會傳遞訊息,例如寶寶不明原因拒絕患側乳房。分享一則新聞,25歲的Dixon太太,生了兩胎,寶寶先後都拒絕吸吮同側乳房,助產士告訴Dixon太太這是乳腺管組塞,而有母系乳癌家族史的Dixon太太眉頭一皺,發覺病情並不單純,於是找醫師確診後證實是乳癌,即時接受化療,母乳寶寶們成為了她的救命恩人。
http://www.dailymail.co.uk/…/Babies-wouldnt-breastfeed-help…

ps.媽媽手除了針灸治療效果不錯,指導輔具配戴,避免誘發姿勢,防止復發等衛教也很重要。

photo from:
Imaging of the Pregnant and Lactating Patient: Physiologic Changes and Common Benign Entities
Reena Vashi1, 2, Regina Hooley1, Reni Butler1, Jaime Geisel1, and Liane Philpotts1
Read More: http://www.ajronline.org/doi/abs/10.2214/AJR.12.9845


Tags:

About author
母親與孩子,從懷孕開始,透過胎盤血流,交織起一個新生命的醞釀過程,母親們開始想像自己與孩子的關係。身體一直在變化,隨時都有新發現。 懷孕的過程,造就了一位母親。許多孕婦在懷孕過程怕出錯,處在焦慮之中。她們遵循孕期營養守則,盡可能做每種檢查,上各種媽媽教室,在生產時只要醫護人員說什麼,都極力配合。這樣焦慮的懷孕過程,會不會讓媽媽們,離自然韻律遠了,用檢查報告堆砌了一座牆,把媽媽與寶寶越隔越遠呢? 懷孕時,身體與荷爾蒙變化,不只保護了寶寶的生長與發育,也保護了媽媽。整個懷孕、生產至哺餵母乳的過程,媽媽的生理及情緒變化,都在為照顧寶寶醞釀。「所有的事在寶寶出生前就準備好了。」曾有學者這麼表示。阿萍醫師希望在此與大家分享,寶寶與媽媽身心一體的互動,從懷孕、生產、哺乳一直延續著。媽媽的身體在這段成長過程之中如何醞釀? 每對母嬰都是獨特,阿萍醫師與你一起來探索。 好孕工作室 Moni's classroom monisclassroom.com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9巷3號 電話 02-23699362 陳鈺萍醫師門診時間請見官網 https://www.monisclassroom.com/moni/
懷孕、生產至哺餵母乳的過程,媽媽的生理及情緒變化,都在為照顧寶寶醞釀。寶寶與媽媽身心一體的互動,從懷孕、生產、哺乳一直延續著。 每對母嬰都是獨特,阿萍醫師與你一起來探索。
View all posts